2013年12月20日,國家食藥總局官網消息顯示,隨著元旦、春節(jié)消費旺季的到來,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日前召集8家乳制品骨干企業(yè)代表在北京、內蒙古等7省市區(qū)食品安全辦負責人,召開乳制品生產企業(yè)座談會,國務院食安辦提出了五項要求,將嚴厲打擊擾亂奶源市場的“奶霸”行為。
本次國務院食安辦約談乳制品生產企業(yè),主要是因為近半年來國內奶源供應緊張。根據公開資料數據顯示,在2013年下半年,中國乳制品行業(yè)遭遇了最嚴重的奶源供應情況,各大城市的生鮮牛奶漲價約10%左右。
根據國家食藥總局的網站顯示,本次召開會議的原因,主要是針對部分地區(qū)奶源緊張,奶價上漲可能造成質量安全問題的風險隱患,確保了“兩節(jié)”期間的食品質量安全。從今年下半年開始,從北至南,奶源短期不斷蔓延,至今仍然沒有好轉,進入12月份以來,多個品牌的奶價紛紛上漲。
其實,多家乳制品企業(yè)在今年都面臨著奶源緊缺問題,不少乳制品企業(yè)已經采取減少產量、停產或者是提價來應對這一局面。在今年9月份,內蒙古當地一家企業(yè)提交的“關于請求政府加強奶源市場監(jiān)管的報告”,在報告中稱,9月份以來,原料奶供需矛盾不斷加劇。
該報告顯示,如今奶源市場的不正當競爭再次出現,部分乳企放低原料奶驗收標準,高價競爭奶源,惡性循環(huán)導致奶販子再次出現,嚴重的擾亂了奶源市場的正常秩序。部分中小企業(yè)為了控制奶源,采取提高奶價和降低質量標準的方法。在這種情況下,不排除有奶站或者是乳企低標準收購生鮮奶,以次充好或者是添加非法物質,導致乳制品質量下降。本次國務院食安辦早做防范治理,對保障奶源緊張時期的原奶質量有所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