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的“奶癬”問題是很多初為人母的媽媽們的困擾。來聽聽這位“
雅氏”的會員媽媽給大家的建議吧:
我家寶寶在2個月以后,7個月以前也是奶癬高發(fā)的時候。春天又是容易誘發(fā)guomi的季節(jié),很多媽媽是不是也曾跟我一樣為了寶寶奶癬而煩惱呢?我根據查閱的資料以及切身體會來跟大家講講什么是“奶癬”,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吧
“奶癬是什么”?
奶癬其實就是嬰兒濕疹,大多開始于出生后1-2個月,1-2年內消失。有了奶癬的寶寶皮膚上會出現小米粒大小的紅色丘疹、表面可能還會有小白點;而嚴重的寶寶可能會出現滲出、結痂,甚至感染的情況,有些寶寶就會表現出情緒煩躁不安,甚至影響睡眠和進食。最先出現的部位是臉頰,再是額頭、脖子和胸部。小紅疹可能會轉變成小水泡,破潰后流水,之后會結成黃色痂皮,反反復復。
“奶癬的成因?”
奶癬其實也是皮膚guomi的一種。本身guomi體質的嬰兒就容易引發(fā)奶癬。而且這類嬰兒更容易發(fā)生鼻炎、哮喘等。所以,春天的時候媽媽們帶寶寶出游也要注意盡量避免接觸花粉、動物等guomi源。另一種成因,就是食物中的guomi源。常見的有牛奶,海鮮、芒果等。所以,人工奶粉喂養(yǎng)的寶寶往往比母乳喂養(yǎng)的更容易引發(fā)奶癬。因為母乳喂養(yǎng)的寶寶可以通過母親少吃海鮮、牛奶等容易引起guomi的食物來避免;而奶粉喂養(yǎng)的寶寶多是以牛奶為原料的配方奶,所以更易引發(fā)奶癬。結合親身體驗,建議母乳喂養(yǎng)的媽媽們吃的盡量清淡點,夏天還可以喝綠豆湯、銀耳羹什么的。而人工喂養(yǎng)的媽媽,可以考慮購買“每伴”或者金銀花露添加在配方奶中,也有輔助作用,還有利于寶寶排便。春天的寶寶容易上火,大便通暢也是健康的重要保證哦。
“奶癬的日常治療”
對輕度的奶癬,只要注意保持皮膚的清潔、干爽,避免撓抓、日曬等刺激,衣物應柔軟、清潔、寬松。當然,嚴重的話就只能在醫(yī)生指導下使用yaowu了。媽媽們可不要隨意購買自己不了解的奶癬產品哦,有些效果很好的yaowu往往含有很多激素的,長期使用對寶寶的皮膚有危害哦。